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的利与弊
作者姓名:曹威  张同琳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普通外科,北京,100083
摘    要:
1974年,德国的Classen和日本的Kawai分别报道使用内镜和高频电流技术治疗胆总管残留结石和乳头括约肌狭窄的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开创了微创胆道外科的新时代。由于此术式具有不切开肠腔和胆道,不需麻醉,痛苦小,恢复快,术后即可行走,当天可进食等诸多优点,很快得到推广。国内EST的开展晚于国外,最早的报道见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多年实践,EST的操作技术日趋成熟,结石清除率逐步升高,而病死率则明显降低。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普及,采用LC联合术前、术中或术后EST的方法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逐渐成为热点,相关文献报道大量出现,EST的手术适应证也逐渐扩大到对多种胆胰疾病的治疗。但是随着临床研究和追踪随访的深入,EST的各种早期和晚期并发症的报道日益增多,包括早期的胰腺炎、出血、胆管炎、十二指肠穿孔,以及晚期的结石复发、乳头狭窄、反流性胆管炎以及胆管恶性肿瘤。本文将对EST的优点和术后并发症进行综述,以探讨其在胆道疾病中的合理应用。

关 键 词: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 胆总管残留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微创胆道外科 反流性胆管炎 术后并发症 晚期并发症 十二指肠穿孔
文章编号:1009-6604(2007)02-0112-03
收稿时间:2006-09-30
修稿时间:2006-10-27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