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确定正常及常见中枢神经损伤、外周神经损伤后大鼠脑组织的固有频率,为经颅磁刺激、经颅声波刺激等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的频率选择及相关动物实验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坐骨神经损伤(SNI)模型组和脑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组,每组8只大鼠。SNI模型组行坐骨神经钳夹伤术;MCAO模型组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术;两模型组造模7 d后,3组大鼠逐步小心地打开颅骨、硬脑膜,暴露大鼠脑部。频率源输出频率,激光传感实时频谱观察、时频分析方法,得出特性曲线,确定大鼠脑组织幅值B最大时出现的固有频率。结果:每组大鼠脑组织幅值最大时的固有频率峰值较为接近,正常组大鼠为(27.04±2.12) Hz,SNI模型组大鼠为(27.57±2.19) Hz,MCAO模型组大鼠为(26.44±2.27) Hz。SNI模型组与正常组大鼠固有频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MCAO模型组与正常组大鼠固有频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MCAO模型组与SNI模型组大鼠比较固有频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脑组织的固有频率是相对稳定的,在SNI周围损伤刺激时,以及MCAO这一中枢损伤刺激时,脑组织的固有频率不会发生较大差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