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研究齿孔酸对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从硫磺菌中提取分离齿孔酸;大鼠右后足跖注射弗氏佐剂造模,齿孔酸(16、32mg/kg))和齐墩果酸(50mg/kg)灌胃给药,足容积法测量致炎侧足肿胀、进行关节评分;光学显微镜观察关节滑膜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大鼠关节组织中的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关节组织中磷酸化磷酸肌醇3激酶(p-PI3K)、磷酸肌醇3激酶(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激酶B(Akt)和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大鼠致炎后14天关节肿胀度达峰值,可见模型组关节滑膜组织炎症反应,如滑膜组织增生、炎细胞浸润、关节组织中IL-6、TNF-α水平明显上升,关节组织中p-PI3K、p-Akt和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用齿孔酸(16、32mg/kg))和齐墩果酸(50mg/kg)治疗后,能显著抑制AA大鼠足爪肿胀、降低多发性关节评分及改善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变化,降低了滑膜组织病理评分,降低AA大鼠关节组织中IL-6和TNF-α水平及关节组织中p-PI3K、pAkt和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结论:齿孔酸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抗炎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激活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