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地方性慢性砷中毒的皮肤损害(综述)
引用本文:孙祥.地方性慢性砷中毒的皮肤损害(综述)[J].地方病通报,1993,8(1):111-113.
作者姓名:孙祥
作者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 北京市
摘    要:自1887年Hutchinson首次报道砷引起皮肤癌及其与角化过度的关系以来,不少学者和医生对慢性砷中毒的皮肤损害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现有资料表明,无论职业或环境污染接触、还是应用含砷制剂发生慢性砷中毒,突出的临床表现为皮肤损害。本文仅将饮水砷污染引起地方性慢性砷中毒的皮肤损害作一综述。 一、饮水砷污染的原因 砷在自然界中多以三价或五价的盐类形式存在,其中以砷黄铁矿(FeAsS)、雄黄(As_4S_4)和雌黄(As_2S_3)等硫化物最常见。它们常以混合物形式分布于含有金、银、铜、铅、锌、钴和硒的矿石里。从矿石浸出的砷可污染水源和土壤。

关 键 词:地方性  砷中毒  皮肤损害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