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右侧星状神经节-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全麻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中的效果题录
引用本文:贺争光,陈溪,徐霞,刘大为,孙晨旭,邓芳,冯飚,孙志华.右侧星状神经节-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全麻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中的效果题录[J].中国医师杂志,2023(3).
作者姓名:贺争光  陈溪  徐霞  刘大为  孙晨旭  邓芳  冯飚  孙志华
作者单位:1. 湘雅常德医院麻醉科;2.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科
摘    要:目的评价右侧星状神经节-前锯肌平面阻滞联合全麻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湘雅常德医院90例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全麻组(G组)、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全麻组(SG组)、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RSGB)+SAPB+全麻组(RSG组), 每组各30例。SG组于全麻前行术侧SAPB, RSG组于全麻前行RSGB+术侧SAPB, 待阻滞效果确定后所有患者根据体重以相同方案实施全麻并于术后配置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记录麻醉前(T0)、插管前(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5 min(T3)、拔管时(T4)、拔管后5 min(T5)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PONV)发生率;24 h内PCIA追加次数和术后24 h时静态、动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24 h舒适度评分(BCS)和睡眠质量评分(RSCQ)。结果与T0时相比, 三组患者在插管后1 min(T2)、拔管时(T4)MAP、HR均升高, 但RSG组升高幅度显著小于G组和...

关 键 词:麻醉    全身  胸腔镜检查  肺肿瘤  神经传导阻滞  星状神经节  前锯肌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