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醛糖还原酶荧光法的建立及意义 |
| |
引用本文: | 沈守祥 董砚虎. 红细胞醛糖还原酶荧光法的建立及意义[J].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97, 19(4): 244-246 |
| |
作者姓名: | 沈守祥 董砚虎 |
| |
作者单位: | 潍坊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
| |
摘 要: | ![]()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测定醛糖还原酶(AR)活性的方法。方法利用NADPH、DL-甘油醛、磷酸缓冲液和适量红细胞溶血液组成的反应体系,以荧光法测定了红细胞AR活性,并对酶反应最佳条件进行了实验探讨。结果①血红蛋白浓度在1~10μl范围内,随着所加量的增加,反应后的NADPH消耗也逐渐增加,两者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②反应温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不很明显;③以NADPH作辅酶时测得酶活性约为NADPH的1/3,这两种辅酶测得的荧光读数有良好的相关性(r=0.92);④pH6.0~6.5时NADPH的消耗最大;⑤批内变异系数(CV)5.27%;批间变异系数(CV)8.98%;⑥该法测定20例正常对照和40例糖尿病人红细胞AR结果表明,糖尿病人AR活性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且AR活性与血糖值正相关(P<0.01)。结论荧光法灵敏、准确、稳定、特异,为深入研究AR与慢性并发症(DCC)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可靠的手段。
|
关 键 词: | 糖尿病 红细胞 醛糖还原酶 荧光法 |
THE DETERMIN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ACTIVITIES OF ERYTHROCYTE ALDOSE REDUCTASE |
| |
Abstract: | ![]()
|
| |
Keywords: | diabetic mellitus erythrocyte aldose reductase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