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外周血纤溶状态及凝血功能的变化
引用本文:陈勇,邓学俊,周桂桂,沈阳.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外周血纤溶状态及凝血功能的变化[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9,22(6).
作者姓名:陈勇  邓学俊  周桂桂  沈阳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检验科,210029
摘    要:目的 探讨脑出血(ICH)患者急性期外周血纤溶状态及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 检测65例ICH患者(ICH组)发病<24 h、第3 d及第7 d时外周血小板(PLT)数量、体积(MPV)、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并与53名正常对照者(NC组)比较.结果 与NC组比较,ICH组发病<24 h及第3 d 时PLT数量明显减少,血浆D-D 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第7 d时均恢复至正常水平;发病后各时间点MPV明显增大(均P<0.01);发病第3 d、第7 d时血浆Fib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 ICH患者急性期存在纤溶活性增高及凝血功能下降的倾向,动态观察上述指标的变化,可指导临床药物治疗.

关 键 词:脑出血  D-二聚体  血小板  纤维蛋白原

Changes of fibrinolytic status and coagulation function of peripheral blood at the acute stage in patients with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