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三种不同管理模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比较研究
作者姓名:崔学利  施小明  李园  赵辰梅
作者单位:102206北京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与社区卫生处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生院(崔学利);三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崔学利,赵辰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施小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与社区卫生处(李园);通信作者:施小明,100021北京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E-mail:sxmcdc@163.com
摘    要: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管理模式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 于2012年8-10月在三里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招募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21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标准组(n=106)和强化组(n=107),再根据强化组患者的意愿,进一步分为单纯强化组(n=75)和综合组(n=32)。设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糖尿病标准化管理、强化管理和综合管理三种管理模式,从2012年11月—2014年4月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8个月的分组管理。比较3组基线和管理18个月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及不同时间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3组基线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管理18个月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纯强化组和综合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均高于标准组。3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标准组管理后6个月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升高趋势,之后逐渐下降;单纯强化组管理后3~12个月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到达一个平台期,之后呈下降趋势;综合组管理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一直呈下降趋势。结论 综合管理糖尿病,更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控制,提高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率。

关 键 词:糖尿病  2型  社区卫生服务  管理模式  血糖  血红蛋白A  糖基化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全科医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全科医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