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家庭医生责任制下不同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的效果研究
引用本文:吴燕,王君燕,黄晓霞,许慧琳,苏华林,赵燕萍.家庭医生责任制下不同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的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8):3405-3409.
作者姓名:吴燕  王君燕  黄晓霞  许慧琳  苏华林  赵燕萍
作者单位:201105 上海市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吴燕,王君燕,黄晓霞,许慧琳,苏华林);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赵燕萍) ;通信作者:赵燕萍,200240 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E-mail:zhaoyanping63@yeah.net
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4年面上项目——家庭医生责任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设计及服务协同机制研究
摘    要:目的 探讨上海市闵行区家庭医生责任制下不同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法,在闵行区实施3种不同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各抽取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其公共卫生服务模式为研究对象。3种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分别为:借助社区卫生服务站依托全科医生团队管理的传统型服务模式(模式1)、依托家庭医生/公共卫生外包中心协同管理的渐进型服务模式(模式2)、依托全科医生/医生助理小团队管理的激进型服务模式(模式3)。评价2014年3种不同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的卫生人力成本、公共卫生工作效率及服务效果。结果 3种模式每10万管理人口中分配的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数相近,分别为61.22、61.37、61.91人。模式1中,公共卫生人员投入比例最大,占14.53%;模式3中,全科医生及医生助理投入比例最大,占40.10%;模式2中,公共卫生人员、家庭医生及医生助理投入比例分别为10.96%、30.82%。3种模式的居民家庭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高血压管理率、糖尿病管理率、健康教育覆盖率、60岁以上老年人体检覆盖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0~6岁儿童系统管理率、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及学生疾病规范管理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模式的两两比较中,除模式1与模式2的精神疾病患者规范管理率(P=0.034)、学生疾病规范管理率(P=0.460)和模式2与模式3的学生疾病规范管理率(P=0.23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3种模式的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高血压血压有效控制率、糖尿病血糖有效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模式的两两比较中,除模式1与模式3的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P=0.718)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结论 在服务相同人口的情况下3种模式投入相同的卫生人力成本,以模式2的公共卫生服务效率、服务效果较好,模式3在慢性病管理方面的效果较好。模式2公共卫生服务更均衡化,是现阶段推进社区公共卫生管理模式改革的较好选择;而模式3将是今后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发展的方向。

关 键 词:家庭医生服务  公共卫生服务  服务模式  效果评价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全科医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全科医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