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75例早产儿脑损伤的损伤类型和高危因素分析
作者单位:;1.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2.扬州大学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
摘    要:目的探讨早产儿脑损伤的损伤类型和高危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12月在扬州大学附属淮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医学中心住院治疗的743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是否发生脑损伤分为脑损伤组和非脑损伤组。比较两组早产儿在产科因素(胎膜早破、宫内窘迫、窒息、产前感染、胚胎数量及妊娠期高血压、贫血、糖尿病等)、出生体重、胎龄、分娩方式、酸中毒、应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及机械通气方面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早产儿脑损伤的高危因素。结果 743例早产儿中男437例、女306例,胎龄34(32,35)周,平均出生体重(2 240±546) g。早产儿脑损伤发生率为37. 01%,其中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VH-IVH)占22. 21%,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占7. 67%,蛛网膜下腔出血占4. 85%,缺氧缺血性脑病占1. 21%,其他类型(脑积水、脑室旁出血性脑梗死)占1. 08%。胎龄及出生体重越小,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率越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儿不同胎龄、出生体重、分娩方式、胚胎数量、酸中毒、机械通气时间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胎龄是发生早产儿脑损伤的危险因素,自然分娩、单胎妊娠、低机械通气时间是保护因素(P <0. 05)。结论 PVH-IVH是早产儿脑损伤的最常见类型,低胎龄是早产儿脑损伤的高危因素,自然分娩、单胎妊娠、低机械通气持续时间是保护因素。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早产,避免非自然多胎妊娠,严格掌握剖宫产和机械通气指征,可减少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

关 键 词:早产儿  脑损伤  高危因素  损伤类型

Analysis of Damage Type and High Risk Factors of Brain Injury in 275 Premature Infants
Abstract:
Keywords: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