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药炮制中的“切制” |
| |
作者姓名: | 徐伟 |
| |
作者单位: | 建德市梅城医院,浙江建德311604 |
| |
摘 要: | ![]() “切制”加工是中药炮制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将净选后的药物进行软化,切制成一定规格的片、丝、块、段等。其目的有:便于有效成分煎出,提高煎药质量,利于炮制,利于调配和贮存,利于制剂,便于鉴别。“切”始于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写道“附子破,生姜切”。“破”和“切”就是“切制”。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更详细。例如有天麻蝴蝶片、黄芪柳叶片,厚朴像盘香,泽泻像铜钱,桂枝不落边,枳实鹦鹉眼,槟榔不烂边等片子要求。
|
关 键 词: | 中药炮制学 切制 有效成分煎出 《本草纲目》 《伤寒论》 张仲景 李时珍 组成 |
文章编号: | 1726-7587(2007)02-0150-01 |
修稿时间: | 2006-10-24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