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大螺距扫描技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临床应用 |
| |
引用本文: | 程巍,兰斌,张静等. 双源CT大螺距扫描技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临床应用[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46(2): 307-310 |
| |
作者姓名: | 程巍 兰斌 张静等 |
| |
作者单位: | 1.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放射科 |
| |
摘 要: | ![]() 目的 探讨二代双源炫速CT大螺距心电门控低剂量扫描方案(Advanced prospective ECG-triggering high pitch 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 FLASH-DSCT)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2~6月于我院行CT血管扫描的小儿先心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FLASH-DSCT组40例,采用FLASH-DSCT扫描方案;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方式。记录两组患者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由2位经验丰富的放射医师独立诊断并采用5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对结果一致性评价采用kappa检验,客观评价两组的对比度噪声比(CNR)。以手术结果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straction angiography, DSA)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扫描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FLASH-DSCT组患儿行DSCT低剂量扫描方案的ED为(0.238±0.178) mSv,与对照组ED〔(1.897±1.071) 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ASH-DSCT组图像质量平均评分为(4.22±0.73)分,稍优于对照组〔(3.82±0.61)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图像均符合诊断要求;两组降主动脉和左室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LASH-DSCT组与对照组的敏感度(96.4% vs. 97.4%)、特异度(99.8% vs. 99.5%)和诊断准确率(99.1% vs. 9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LASH-DSCT可有效地降低婴幼儿患者的辐射剂量,提高图像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关 键 词: |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先天性心脏病辐射剂量大螺距 |
Gynecologic Cancers in a Hospital: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Admission Data over Ten Years |
| |
Abstract: | ![]()
|
| |
Keywords: | @@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