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SARS疫情传播及主要防控措施效果的计算机模拟仿真研究
引用本文:曾哲淳,赵冬,李岩,郭强,石鹏,李哲,印惠俊,李洋.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SARS疫情传播及主要防控措施效果的计算机模拟仿真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3):159-163.
作者姓名:曾哲淳  赵冬  李岩  郭强  石鹏  李哲  印惠俊  李洋
作者单位:1. 100029,北京安贞医院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流行病研究室
2. 北京市卫生局信息中心
3. 北京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
4. 民航总局卫生处
5. 北京铁路局卫生防疫站
基金项目:国家“863”科技攻关课题资助项目(2003AA208412D)
摘    要:目的 (1)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宏观地模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疫情在自然人群和医院内传播的过程,以及患者通过就诊和社区隔离措施移出传播链的过程。(2)通过计算机对该模型的仿真模拟,分析在突发 SARS疫情的情况下,代表主要防控措施的变量对疫情曲线的影响模式和相对强度。(3)重点分析发热监测措施对疫情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对今后SARS防控工作提出政策建议。方法 采用面访、问卷调查、文献检索、个案分析等方式,获取SARS传播的重要参数。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及计算机仿真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 What if仿真分析。结果 建立了能够反映SARS自然传播、患者就诊及医院内传播、社区隔离措施、发热监测过程的计算机仿真模型,通过宏观模拟SARS患者从发病到被移出传播链的过程得出下列结果:(1)患者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患者每日平均接触人数、就诊时医院内接触人数等是对 SARS的院内、院外传播过程影响最大的几个变量;(2)隔离强度、接诊医生对 SARS的警惕性、医院通风消毒、医院优化患者流动路线、医生防护强度是影响疫情控制的主要变量;(3)医院入口的体温筛查措施对疫情控制的作用不大。结论 按照目前制定的SARS防治预案,卫生系统能够快速控制突发的SARS疫情。

关 键 词: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系统动力学模型  计算机模拟
收稿时间:2004/11/4 0:00:00
修稿时间:2004年11月4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