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血栓性浅静脉炎新处方的成分 -靶点网络药理作用研究
引用本文:王玉涛,庞雪,张幼雯,宋奎全,孙庆.血栓性浅静脉炎新处方的成分 -靶点网络药理作用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20,26(4):611-620.
作者姓名:王玉涛  庞雪  张幼雯  宋奎全  孙庆
作者单位:济南市中医医院周围血管病科济南 250012;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肛肠科济南 250014;济南市中医医院外科济南 250012
基金项目: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 2017-299);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 2019-0559);济南市第二届优秀卫生计生人才培养项目(济卫科外发〔 2018〕8号);济南市第三批“薪火传承 231工程”培养项目(济中医药发〔2017〕11号);济南市卫生健康系统青年岗位能手培养项目(济卫发〔 2019〕1号);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计划项目(2019-1-23);张恒龙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鲁卫中发展字〔2018〕1号)
摘    要: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预测通过数据挖掘获取的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新处方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数据库挖掘新处方组成药物的入血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DisGeNET、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筛选出血栓性浅静脉炎的相关靶点。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新处方药物干预血栓性浅静脉炎的"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关键靶点相关作用网络并进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新处方药物的79种有效成分可能通过介导121条通路作用于101个核心靶点干预血栓性浅静脉炎。结论:新处方药物可能通过调控PTGS1、NCOA1、NCOA2等靶点,介导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AGE-RAGE、p53、TNF-α等信号通路发挥抑制炎性反应、保护内皮细胞等药理作用,干预血栓性浅静脉炎。

关 键 词:血栓性浅静脉炎  成分  靶点  网络药理学
收稿时间:2020/2/20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