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气侧肺吸入伊洛前列素对肺动脉压和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周菁 高鸿 王同春 |
| |
作者单位: | 550004,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550004,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广东省中山市陈星海医院麻醉科 |
| |
摘 要: |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对大鼠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期间肺动脉压和缺氧性肺血管收缩(hypoxic pulmonary vasoconstriction,HPV)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只。原位离体肺灌注模型建立后,调整气管导管深度致左侧肺OLV,FiO_2为100%,打开连接于呼吸回路的雾化器,A组吸入生理盐水,B组吸入伊洛前列素0.05μg·kg-1·min-1,C组吸入伊洛前列素0.1μg·kg~(-1)·min~(-1),记录灌注10min(T_1)、雾化吸入10min(T_2)和OLV 1h(T_3)的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左心房引流液氧分压(PaO_2)。通过测量T_1、T_2和T_3时的左心房引流液PaO_2计算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实验结束分别取双侧肺组织进行电镜检查。结果 与T_1时比较,T_2、T_3时三组MPAP明显升高(P0.05);T_2、T_3时B、C组MPAP明显低于A组(P0.05),且C组MPAP明显低于B组(P0.05)。与T_1时比较,T_2、T_3时三组OI明显降低(P0.05);T_2、T_3时C组OI明显高于B组(P0.05)。相对于B、C组通气侧,A组通气侧与A、B、C组非通气侧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核膜外突内陷,部分板层小体排空。结论 在大鼠原位肺灌注模型中,单肺通气期间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能明显降低平均肺动脉压,减少肺内分流并增加氧合。
|
关 键 词: | 单肺通气 原位离体肺灌注 伊洛前列素 肺动脉压 缺氧性肺血管收缩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临床麻醉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临床麻醉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