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黄的研究进展 |
| |
作者姓名: | 程良斌 刘明道 |
| |
作者单位: | 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
| |
摘 要: | 祖国医学把黄疸分为阳黄、阴黄两类。阴黄病机复杂,诊断、治疗较为困难。多年来,国内学者对此进行了不断的研究和探讨。现概述如下1病因病机探讨1.1多因说潘雪飞等[1]将古代医家对阴黄病因病机的认识归纳为:①寒湿说;②热毒说;③脾阳虚说;④脾肾虚寒说;⑤肾衰说;⑥气血衰败说;⑦瘀血说。根据上述分析,认为阴黄的病机可归纳为:肝体虚损,或邪被困,肝用失职。胆汁不循常道,溢而为黄。病位在肝、胆、脾、肾,并且以虚为主,常为虚实夹杂。1.2脾肾阳虚,湿从寒化持此见解者颇多,如关幼波[2]认为,阴黄的发生,有三种…
|
关 键 词: | 黄疸 阴黄 病机 诊断 治疗 中医药疗法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