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胆源性休克外科治疗的变迁
引用本文:李瑞华,吕晔,陈小伍,林建雄,洪军.胆源性休克外科治疗的变迁[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4):1881-1882.
作者姓名:李瑞华  吕晔  陈小伍  林建雄  洪军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第一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28300
摘    要:目的 探讨胆源性休克外科治疗 30a来的变化情况。方法 总结我院 1971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 178例胆源性休克患者年龄、黄疸、胆囊肿大、胆管化脓、术式及治疗预后等情况 ,并按 70 ,80及 90年代排列 ,了解各年代外科治疗的变化。结果 胆源性休克在 70年代占 18.8% ,90年代占 5 .1% (P <0 .0 5 ) ;其黄疸、胆囊肿大、化脓性胆管炎及病死率在 70及 90年代之比分别为 5 8.7% / 6 6 .7% ,16 .2 % / 8.3% ,33.3% / 4 1.7%及 32 .0 % / 16 .7%(P >0 .0 5 ) ;在病因上 ,结石比例上升 ,细菌感染下降 (P <0 .0 5 )。结论 胆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 ,但休克发生后 ,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病死率并不因医疗水平的提高而有所改变。

关 键 词:胆源性休克  胆管疾病  黄疸  胆囊肿大  化脓性胆管炎
文章编号:1008-8849(2004)14-1881-02
修稿时间:2003年12月18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