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骨折损伤后不同时相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变化
引用本文:王劲,李军,罗成基,冉新泽,许利民. 骨折损伤后不同时相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变化[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6, 10(17): 36-38
作者姓名:王劲  李军  罗成基  冉新泽  许利民
作者单位:1.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血液科,重庆市,400042
2. 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院复合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市,400038
基金项目:全军“十五”医药卫生科研基金(01Q110)~~
摘    要:
目的:观察骨折损伤后不同时相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变化,分析其对骨折损伤后组织修复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2-02/11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院复合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①建立成兔桡骨骨折模型。②创前(0d)及创后1,5,10,15,20d分别采取骨髓有核细胞,纯化间充质干细胞。③成骨分化培养基诱导培养间充质干细胞。④通过Western-blot法检测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受体Bek及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Ⅱ在间充质干细胞上的表达。结果:①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受体Bek表达:创后1d,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受体Bek表达与0d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创后5d,Bek表达与0d相比显著增高(P<0.05);创后10d与5d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但与0d相比,其表达显著增高(P<0.05);创后15d,20d的Bek表达较0,5d及10d均明显增高(P<0.01)。②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Ⅱ表达:创后1d,5d,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Ⅱ表达与0d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创后10d,15d其表达与0d比较显著增高(P<0.05);创后20d其表达与0,1,5,10,15d相比,明显增高(P<0.01)。结论:创伤后体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其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受体Bek及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Ⅱ的表达逐渐增高。

关 键 词:干细胞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文章编号:1671-5926(2006)17-0036-03
修稿时间:2006-02-17

Expression of growth factor receptors on the surface of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t different phases after bone trauma
Wang Jin,Li Jun,Luo Cheng-ji,Ran Xin-ze,Xu Li-min. Expression of growth factor receptors on the surface of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t different phases after bone trauma[J].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2006, 10(17): 36-38
Authors:Wang Jin  Li Jun  Luo Cheng-ji  Ran Xin-ze  Xu Li-mi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