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研究大鼠胫前肌失神经萎缩对毫针针刺腧穴穴区电阻、温度及能量代谢的影响,为不同机能状态影响毫针针刺作用差异的生物医学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32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肌萎缩组,每组大鼠再配对分入针刺组和非针刺组2个亚组。使用A型肉毒素肌肉注射建立大鼠胫前肌化学性失神经支配肌萎缩模型,针刺组针刺“足三里”穴,捻转频率60次/min,行针5 min,留针10 min,共操作3轮后出针,每日操作1次,连续3 d。针刺结束后,测量穴区电阻和温度,切取以穴点为圆心,直径0.5 cm,深度0.5 cm区域的组织块,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组织中ATP、ADP的含量并计算ATP/ADP。结果 针刺正常组大鼠可以降低腧穴的电阻、温度,提高穴区ATP/AD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肌萎缩组大鼠能降低穴区电阻、温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电阻降低幅度显著大于正常组(P<0.01);针刺肌萎缩组大鼠不能提高穴区ATP/ADP,与正常针刺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肌萎缩状态下毫针针刺激活腧穴的作用与正常机体状态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