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小柴胡汤瓦锅煎煮与机器煎煮质量的多维度评价
作者姓名:吴招娣  袁鑫  钟燕珠  吴俊标  施宏彬  胡黎  龚又明  欧阳百发  区炳雄  王颖彦  林华
作者单位:1. 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 广东 广州 510120;2. 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0230
基金项目:广东省中医院科学技术研究专项(编号:2020KT1189);金世元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项目(编号:广东省中医院"中医二院[2018]7号"文);王孝涛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项目(编号:广东省中医院"中医二院[2018]7号"文)
摘    要:目的:从HPLC指纹图谱、指标性成分含量、出膏率、密度及pH值方面,多维度评价传统瓦锅煎煮与现代机器煎煮所得小柴胡汤的质量。方法:分别采用传统瓦锅煎煮法、机器常压一煎法和机器常压两煎法制备汤液。HPLC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5 μm),检测波长为205 n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柱温为30 ℃,流速为1.0 mL·min-1,检测的指标性成分有甘草苷、甘草酸铵、黄芩苷、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结果:3种方法制备的小柴胡汤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99%;机器两煎法中甘草苷、柴胡皂苷d的含量高于瓦锅煎煮(P<0.05),其余成分的含量、出膏率、密度与瓦锅煎煮无统计学差异(P>0.05);机器一煎法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柴胡皂苷a的含量低于瓦锅煎煮(P<0.05),其余成分的含量与瓦锅煎煮无统计学差异,机器一煎的出膏率和密度虽低于瓦锅煎煮,但均达到了瓦锅煎煮的90%以上。结论:小柴胡汤现代机器煎煮与传统瓦锅煎煮的质量无明显差异。

关 键 词:小柴胡汤  瓦锅煎煮  机器一煎  机器两煎  质量  指标性成分  HPLC指纹图谱  
收稿时间:2022-03-22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