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经颅直流电刺激背外侧前额叶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命名和音位流畅性的影响
引用本文:杨玺,刘进,徐亮,陈文莉,蔡倩,孙悦,王红星.经颅直流电刺激背外侧前额叶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命名和音位流畅性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杂志,2022,44(11):973-977.
作者姓名:杨玺  刘进  徐亮  陈文莉  蔡倩  孙悦  王红星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康复医学科,南京 210009
基金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20097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02681);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210228)
摘    要:目的 观察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 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左侧背外侧前额叶(DLPFC)对其图片命名速度、图片命名正确率和音位流畅性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2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2例。2组患者均进行语言训练和图片命名训练,观察组在图片命名训练的同时给予左侧背外侧前额叶tDCS治疗,每日1次,每次20 min,每周治疗6 d,连续治疗2周。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假tDC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对患者进行图片命名速度和正确率,以及音位流畅性测试。 结果 治疗2周后,2组患者高频词的准确数和反应时间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2周后高频词的反应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2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低频词的反应时间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音位流畅性为[7.50(4.50,8.75)]个,显著优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2周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左侧背外侧前额叶进行tDCS,可以促进其大脑网络词汇检索的处理,加强患者的执行控制功能。

关 键 词:经颅直流电    背外侧前额叶    失语症    音位流畅性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物理医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物理医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