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椎基底动脉延长症合并后循环梗死患者责任斑块、责任血管特征分析
作者姓名:耿姿慧  康志雷  王心颖  管铁岗  刘兵  谢武英
作者单位:1.1.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人民医院 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核医学科;2.2.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人民医院 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影像中心;3.3.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人民医院 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内科
摘    要:
目的 分析椎基底动脉延长症(VBD)合并后循环梗死患者责任血管、责任血管特征。 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收治的142例VBD合并后循环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行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HRMR-VWI)检查。记录VBD合并后循环梗死患者责任斑块、责任血管特征,并比较易损斑块和稳定斑块及不同责任血管重构情况患者一般资料、HRMR-VWI参数。 结果 142例VBD合并后循环梗死患者中48例(33.8%)为易损斑块,其中28例患者的易损斑块位于基底动脉(BA)、20例患者的易损斑块位于椎动脉(VA);94例(66.2%)为稳定斑块,其中45例患者的稳定斑块位于BA、49例患者的稳定斑块位于VA。142例VBD合并后循环梗死患者中责任血管正性重构99例(69.7%),负性重构30例(21.1%),无重构13例(9.2%)。易损斑块患者BA直径、VA直径大于稳定斑块患者,BA高度评分、BA水平移位评分高于稳定斑块患者( P<0.05)。负性重构患者BA直径、VA直径小于正性重构患者,BA高度评分、BA水平移位评分低于正性重构患者( P<0.05);无重构患者BA直径、VA直径小于正性重构和负性重构患者,BA高度评分、BA水平移位评分低于正性重构和负性重构患者( P<0.05)。 结论 VBD合并后循环梗死患者以稳定斑块、责任血管正性重构多见,且易损斑块、责任血管正性重构患者VBD病情较严重。

关 键 词:脑梗死   后循环脑梗死   椎基底动脉延长症   高分辨率磁共振血管壁成像   斑块   血管
收稿时间:2023-05-07
修稿时间:2023-12-24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