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脾虚抑郁症研究进展 |
| |
作者姓名: | 董洪坦 韩刚 朱晓晨 郭蓉娟 |
| |
作者单位: | 董洪坦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病二科,100078); 韩刚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病二科,100078); 朱晓晨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病二科,100078); 郭蓉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脑病二科,100078);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072717) |
| |
摘 要: | ![]() 肝郁脾虚证是抑郁症常见证型之一,常由肝气郁结证转化而来。目前,对于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的基础研究,一般认为,肝郁脾虚时,机体存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失调、脑肠轴异常、脑电生理功能紊乱。抑郁症肝郁脾虚证临床治疗的效应机制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信号通路、基因表达关系密切。该文将近十年有关抑郁症肝郁脾虚证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证候标准化研究、病理生理学基础、临床效应及效应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及文献进行综述,并对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今后的研究思路与建议。
|
关 键 词: | 抑郁症 肝郁脾虚 综述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