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个性化LASIK手术后角膜像差变化的临床研究
引用本文:李海祥,闻华明,祁艳芳,刘广川. 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个性化LASIK手术后角膜像差变化的临床研究[J].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08, 17(3)
作者姓名:李海祥  闻华明  祁艳芳  刘广川
作者单位:贵州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中心,遵义市,563003
摘    要:目的 观察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个性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手术治疗近视后角膜像差变化情况及其与术前预矫屈光度的相关性.方法 按自愿选择非随机原则,将行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的55例101只眼分为两组,其中22例40只眼接受常规小光斑飞点扫描LASIK手术(常规组),另33例61只眼接受基于ORK-CAM软件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个件化LASIK手术(个性化组).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7d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残留屈光度;Optikon 2000角膜地形图仪测量术前和术后7 d球差、彗差、总体像差均方根值(RMS).结果 术前常规组平均届光度等效球镜值为(-5.27±2.04)D,个性化组为(-4.48±1.92)D;术后7 d常规组裸眼视力为0.96±0.21,平均残留屈光度为(0.97±0.63)D;个性化组视力为1.02±0.20,平均残留屈光度为(0.86±0.71)D,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术前两组角膜球差、彗筹和RSM值差异均无显著意义.术后7 d球差、彗差值增加量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RMS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术后球差、彗差值增加量个性化组均低于常规组.两组术后球差增加量与术前屈光度数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823、-0.876,P<0.01),彗差值增加量与术前屈光度数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310、-0.345,P<0.05),总像差RMS与术前屈光度数在常规切削组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348,P<0.05),而在个性化组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787,P<0.01).结论 角膜波前像差引导的个性化切削LASIK手术后球差、彗差值增加量均小于常规组,与术前预矫屈光度数相关性亦较常规组为佳,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关 键 词:角膜波前像差  准分子激光d原位角膜磨镶术  近视  彗差  球差

Corneal Aberrations Changes after Corneal Wavefront Aberrations Guide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 A Clinical Study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正在获取相似文献,请稍候...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