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手法复位后接骨散外敷联合针灸治疗青少年尺桡骨闭合性骨折临床研究
引用本文:罗树风.手法复位后接骨散外敷联合针灸治疗青少年尺桡骨闭合性骨折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6,48(2):113-116.
作者姓名:罗树风
作者单位: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摘    要: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后接骨散外敷联合针灸治疗青少年尺桡骨闭合性骨折的疗效。方法:256例的青少年尺桡骨闭合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28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和外固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接骨散外敷联合太渊、合谷、神门等穴位针灸治疗。治疗时间3月。于治疗结束时采用X线检查2组骨折愈合情况并分别于治疗前(T0)及治疗3天(T1)、治疗2周(T2)、1月(T3)和3月(T4)时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治疗不同时期的血清骨保护素(OPG)和骨钙素(BGP)水平。于治疗结束时、随访半年和1年时采用Anderson前臂骨折功能评定标准评价2组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及同期前臂旋前和旋后角度。结果:骨折临床愈合率观察组92.19%,对照组82.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时间观察组(32.26±3.56)天,对照组(38.18±5.41)天,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T2、T3和T4血清OPG水平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T1、T2、T3和T4血清BGP水平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结束时、随访半年、随访1年优良率均明显好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随访1年观察组前臂旋前和旋后角度均大于对照组,随访半年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法复位后接骨散外敷联合针灸治疗青少年尺桡骨闭合性骨折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提高OPG和BGP等骨折愈合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促进患肢的解剖学复位和功能恢复情况。

关 键 词:尺桡骨闭合性骨折    青少年    手法复位    接骨散    针灸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新中医》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新中医》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