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颅脑损伤后神经源性异位骨化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姓名:林倩敏  杜庆杰  林岳卿  王晓云
作者单位:510440 广州,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颅脑损伤康复科(林倩敏);中医治疗科(杜庆杰),科研科(林岳卿);康复研究所(王晓云)
基金项目: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A2015265)
摘    要: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TBI)患者发生神经源性异位骨化(NHO)的危险因素。 方法 收集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颅脑损伤康复科收治的病程≤6个月的TBI患者33例,根据是否发生NHO分为NHO组(n=12)和非NHO组(n=21)。对两组患者的昏迷时长、机械通气时长、康复介入时间、病程中是否出现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炎症症状,肌张力、白细胞计数、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进行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上述因素的组间差异,并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NHO的危险因素。 结果 NHO组的昏迷时长、机械通气时长、白细胞计数、ESR、hsCRP、ALP浓度以及感染、DVT、炎症症状的发生率与非NHO组比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昏迷时长(OR=1.058)、机械通气时长(OR=1.292)、感染(OR=7.500)、DVT(OR=6.000)、炎症症状(OR=5.950)、白细胞计数(OR=2.595)、ESR(OR=1.137)和ALP(OR=1.032)与并发NHO有关(P<0.05),其中,感染、DVT和炎症症状对NHO的发生影响较大。 结论 昏迷时长、机械通气时长、感染、DVT、炎症症状、白细胞计数、ESR和ALP是NHO在急性期TBI患者中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 键 词:神经源性异位骨化; 颅脑损伤; 危险因素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