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创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持续灌洗负压封闭引流的治疗效果 |
| |
作者姓名: | 郎中亮 王明刚 钟晓红 |
| |
作者单位: | 230001 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整形外科,230001 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整形外科,230001 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整形外科 |
| |
基金项目: | 安徽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联动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604f0804020) |
| |
摘 要: | 目的 分析慢性创面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持续灌洗负压封闭引流(VSD)局部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安徽省立医院烧伤整形外科的58例慢性创面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入院时创面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经过持续灌洗VSD治疗患者的感染控制情况、治疗次数、创面清洁时间、创面面积、并发症、预后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58例患者共培养出68株病原菌,其中4例患者细菌培养为阴性,创面感染率93.10%。革兰氏阳性菌28株(41.18%),革兰氏阴性菌40株(58.82%),主要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5.00%)、铜绿假单胞菌(20.59%)、大肠埃希菌(13.24%)。55例患者接受持续灌洗VSD治疗后,创面感染得到控制,接受1、2、3、4次治疗的例数分别为36、13、4、2例;创面清洁时间6~43 d,平均(14.40±8.93)d;治疗后创面面积缩小平均值为(8.91±3.17)cm2;无明显堵管及严重并发症出现。持续灌洗VSD治疗后,17例患者一期愈合,38例患者经二期植皮或皮瓣修复,仅1例游离皮瓣出现坏死,其余全部存活;无创面进一步恶化或者复发感染患者。治疗优良率达98.18%。结论 慢性创面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创面局部持续灌洗VSD治疗可有效控制感染,缩小创面面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
关 键 词: | 慢性创面感染|病原菌|持续灌洗|负压封闭引流 |
收稿时间: | 2017-08-31 |
|
| 点击此处可从《安徽医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安徽医药》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