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血压变异性、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分析
引用本文:高翔,苏华俊,邓流飞,王辉.血压变异性、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9,19(1).
作者姓名:高翔  苏华俊  邓流飞  王辉
作者单位: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武汉,430100;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武汉,430100;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武汉,430100;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武汉,430100
基金项目: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重大疾病防治科技行动计划心血管病防治专项(2015-2018)”
摘    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ing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在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接受MHD半年以上的212例终末期肾病伴高血压患者,其中发生心血管事件的9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12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患者年龄、性别、糖尿病史、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血生化指标等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糖尿病史、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透析时SBP-SD、SBP-CV、DBP-SD、DBPC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较高的NT-proBNP、SBP-SD、DBP-SD为MHD患者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P 0. 05); ROC曲线示NT-proBNP、SBP-SD、DBP-SD预测MHD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最佳阈值分别为7. 32 ng/L、21. 60 mmH g、12. 54 mmH g。结论 MHD患者心血管事件与NT-proBNP水平、糖尿病史、透析间期体质量增长率及BPV相关,其中透析时高水平NT-proBNP、SBP-SD和DBP-SD作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引起重视,且对心血管不良事件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关 键 词:维持性血液透析  血压变异性  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心血管事件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