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谷氨酸假说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 |
作者姓名: | 汪作为 方贻儒 江三多 |
| |
作者单位: | 200083,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0270494) |
| |
摘 要: | ![]() 精神分裂症的谷氨酸假说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50年代人们就注意到:谷氨酸NMDA受体(NMDAR)阻制剂——苯环己哌啶(phencyelidine,PCP)可使正常人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患者精神症状恶化。但直到80年代NMDAR功能障碍是精神分裂症发生素质基础的病理假说才被提出。90年代初有学者进一步提出假设,认为精神分裂症是由于皮质下多巴胺功能系统和谷氨酸功能系统不平衡所致。
|
关 键 词: | 精神分裂症 谷氨酸 分子生物学 苯环己哌啶 多巴胺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