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证候分布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文献,时间限定为从数据库创立至2014年9月。提取纳入文献证候及用药信息,进行统一规范化处理后建立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治疗数据库,对其证型、药物及其类别进行频数分析,统计支持度、置信度等项目,对高频药对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106篇,提取证型49个,涉及中药291味。证型出现频次最高的前5位依次为热毒炽盛(40)、阴虚内热(30)、脾肾阳虚(25)、肝肾阴虚(21)、气阴两虚(21);单味药出现频次最高的前5位依次为生地黄(131)、牡丹皮(110)、甘草(84)、黄芪(83)、茯苓(81);出现频次>10次的69味药物类别出现频次前5位的依次为补虚药(814)、清热药(862)、活血化瘀药(172)、利水渗湿药(179)、祛风湿药(61);药物中关联度较好的药对共15对,支持度最高的前5位依次为牡丹皮—生地黄,赤芍—生地黄,赤芍—牡丹皮,生地黄—玄参,生地黄—知母。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虚常表现为阴虚、气虚,热邪、瘀血是主要致病因素,故临证补虚为必要治疗手段,而凉血散瘀法是临床常用治疗大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