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二次龈下刮治与牙周翻瓣术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
引用本文:史建峰,尼加提&#,吐尔逊,吴佩玲.二次龈下刮治与牙周翻瓣术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3,36(4):500-504.
作者姓名:史建峰  尼加提&#  吐尔逊  吴佩玲
作者单位:史建峰 (乌鲁木齐市口腔医院牙周粘膜科,乌鲁木齐,830002); 尼加提·吐尔逊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乌鲁木齐,830028); 吴佩玲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口腔科,乌鲁木齐,830028);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22A029)
摘    要:目的比较牙周翻瓣术与二次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scaling and root planing,SRP)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牙周基础治疗6w后牙周探诊深度为5~7mm的单根牙117颗作为研究对象,同一患者的左右两侧牙随机分为二次SRP组和改良Widman翻瓣组。二次SRP组患者在局麻下对纳入的患牙用赛特力超声治疗机和Gracey刮治器进行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翻瓣组患者在局麻下行改良Widman翻瓣术。治疗后3、6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复诊,并对患者的受试牙进行牙周专业检查,记录探诊出血(BOP)、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水平(CAL)及牙龈退缩(GR)。结果二次SRP组和改良Widman翻瓣组治疗后6个月患牙的BOP阳性率、PD、CAL、GR分别为16.92%、(2.82±0.74)mm、(5.05±1.02)mm、(2.02±0.60)mm和11.60%、(2.54±0.49)mm、(4.90±0.83)mm、(2.35±0.67)mm,两组治疗后6个月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间BOP阳性率、PD及CA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Widman翻瓣组GR明显高于二次SRP组(P<0.05)。结论对于单根牙,二次SRP和改良Widman翻瓣术可达到相同的治疗效果,但翻瓣术后的牙龈退缩较二次SRP明显。

关 键 词:慢性牙周炎  二次龈下刮治  改良Widman翻瓣术  临床疗效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