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椎体内压力的测定与分析
引用本文:胡晓晖,Fritz-Uwe Niethar,张扬,吴春根,张明.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椎体内压力的测定与分析[J]. 医用生物力学, 2009, 24(1): 44-49
作者姓名:胡晓晖  Fritz-Uwe Niethar  张扬  吴春根  张明
作者单位: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脊柱外科;德国北威州亚琛工业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矫形外科;浙江大学医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第六医院放射科;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脊柱外科
摘    要:目的 从生物力学的角度来分析椎体成形术(PVP)中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缘由,并提出科学的预防性建议。方法 对16例具有脊柱椎体骨质疏松症临床诊断的老年尸体腰椎(14具)有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椎体(其椎体骨密度值T<-2.5)予以C-arm透视机的动态监测下达到临床评价要求的椎体成形术,采用unisensor AG公司生产的直径为2.0mm的微型压力传感器(5mv/bar)和Peekel Instruments GmbH生产的载频放大器及其附属配套软件-SignaSoft6000 (PICAS & SIGNALOG 6000)测定每个椎体的椎体成形术术中椎体内压力的动态变化,采用描述性的统计和非参数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学上的描述和分析,并就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临床意义上的分析。结果 每个椎体的椎体成形术均达到临床评价要求,每次推杆(美国Kypho公司提供标准椎体成形术中Yamshi-Nadel套系中推注骨水泥入椎体的器具,每具推杆可容纳骨水泥约1.5mL)推注骨水泥入椎体时所产生的椎体内的压力P(下标 max)不是很高,多数在0.50 bar以下,其所导致的效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而每次推杆推注骨水泥入椎体时的椎体内压力面积值P(下标 ares)也不是很高,多数在10.00 Unit以下,其所导致的效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两者均呈偏态分布;而且,对每例椎体的第一、二、三、四杆之间两两予以统计学上的分析,在总体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基础上还发现除第一和二杆、第三和四杆之间外,其他各杆之间存在着差异(a<0.0083)。结论 对骨质疏松性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行椎体成形术(PVP)时,其在推注骨水泥入病椎时一般3推杆(约4.5ml骨水泥)即可达到推注骨水泥的临床评价要求,已无必要予第四杆等再次将骨水泥推注入病椎,既不作无意义的行为,又减少发生手术并发症的风险。

关 键 词:经皮椎体成形术  生物力学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收稿时间:2008-08-26
修稿时间:2008-11-03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Vertebral Pressure in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HU Xiao-hui,Fritz-Uwe Niethar,ZHANG Yang,WU Chun-gen and ZHANG Ming.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Vertebral Pressure in 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J]. Journal of Medical Biomechanics, 2009, 24(1): 44-49
Authors:HU Xiao-hui  Fritz-Uwe Niethar  ZHANG Yang  WU Chun-gen  ZHANG Ming
Abstract:
Keywords: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  Biomechanical  Osteoporosis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点击此处可从《医用生物力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医用生物力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