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亚洲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突变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姓名:郭晏海  闫小君  任峰玲  崔大祥  侯瑜  赵锦荣  韩锋产  苏成芝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全军基因诊断技术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市,71003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全军基因诊断技术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市,71003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全军基因诊断技术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市,71003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全军基因诊断技术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市,71003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全军基因诊断技术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市,71003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全军基因诊断技术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市,71003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全军基因诊断技术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市,71003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全军基因诊断技术研究所,陕西省西安市,710033
摘    要:1989年Brunettoetal[1]和Carmanetal[2]先后报道抗 Hbe阳性的慢性肝炎患者中,发现了HBV前C区突变株,即在前C区1896点TGG转变为TAG,产生终止码,阻止HBeAg合成.后来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相继发现了相同的突变株.在我国也有许多关于前C区突变与慢性肝炎肝硬变有关的报道[6].这些报道总体上说明1896点突变株在毒力上不但比野型株强,而且与野型株有相同的复制和感染能力.我们用双重PCR方法对HBV感染者血清中HBVDNA前C区1896点的突变率进行检测,研究其…

关 键 词:乙型肝炎病毒  肝炎  乙型/诊断  突变  聚合酶链反应
修稿时间:1999-05-21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华人消化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世界华人消化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