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801例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性类证候要素与常见脉象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姓名:赵丽红  王天芳  薛晓琳  吴秀艳  李宁  李永纲  李昕  陈盛铎  孙凤霞  李秀惠  毛德文  刘燕玲  张厂  刘汶  张秋云
作者单位:1.北京中医药大学;2.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3.解放军302医院;4.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5.湖北省中医院;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7.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8.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1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1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中医药大学新奥奖励基金项目(No.1000062720037 /001) National Program on Key Basic Research Project (973 Program),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摘    要:目的基于病证结合分析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性类证候要素与常见脉象的相关性,为丰富常见脉象的临床意义以及探讨其形成机理提供依据。方法运用课题组统一制订的《肝炎肝硬化临床信息采集表》,进行全国多中心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收集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中医症状、舌象、脉象(包括深浅、至数、宽细、长短、硬度、流利度等)信息,制订《肝炎肝硬化常见证候要素辨识标准》,依此判定患者的病性类证候要素类型;统计学方法采用频数、频率等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与简单相关分析的方法。结果801例患者中,选取出现频率大于20%的作为常见脉象,其中弦脉602例(75.2%),细脉279例(34.8%),沉脉232例(29.0%),滑脉185例(23.1%)。弦脉与血瘀、气滞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141、0.166(P<0.05);滑脉与阴虚、湿热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093、0.131(P<0.05);沉脉与气虚、阳虚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099、0.111(P<0.05);细脉与阴虚、气虚、阳虚、水停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分别为0.089、0.109、0.105、0.075(P<0.05)。结论肝炎肝硬化患者病性类证候要素与常见脉象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关 键 词:肝炎肝硬化  脉象  病性类证候要素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