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 要〕 目的:分析冠心病(CH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东莞南城医院收治的 386 例 CHD 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手术
组进行 PCI 治疗。术后 1 年,根据复查结果将患者分为 ISR 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相关资料,包括性别、年龄、
病变部位、CHD 家族史、吸烟史、合并高血压、血尿酸(SUA)水平、超敏 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动脉病变
支数、合并糖尿病、支架直径,分析 PCI 后发生 ISR 的危险因素。 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 1 年后,发现有 60 例发生
ISR,发生率为 15.54 %。ISR 组吸烟史、合并高血压、SUA 水平≥ 380 mmol·L-1
、hs–CRP 水平≥ 8 mg·L-1、合并
糖尿病、支架直径< 3 mm 的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变
部位、CHD 家族史、动脉病变支数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
吸烟史、合并高血压、SUA 水平≥ 380 mmol·L-1
、hs–CRP 水平≥ 8 mg·L-1、合并糖尿病、支架直径< 3 mm 是
患者 PCI 术后发生 ISR 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 结论:受吸烟史、合并高血压、SUA 水平≥ 380 mmol·L-1
、
hs–CRP 水平≥ 8 mg·L-1、合并糖尿病、支架直径< 3 mm 等因素影响,患者 PCI 术后 ISR 的发生率较高,临床可针
对上述指标积极制定预防措施,降低 ISR 发生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