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近交系小鼠双色荧光正相杂交芯片技术体系的建立和优化
引用本文:瞿秀华,阚广捍,余琛琳,汤球,孙伟,崔淑芳.近交系小鼠双色荧光正相杂交芯片技术体系的建立和优化[J].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8,18(10).
作者姓名:瞿秀华  阚广捍  余琛琳  汤球  孙伟  崔淑芳
作者单位:1. 第二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上海,200433
2.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北京,100094
摘    要:目的探讨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检测方法-双色荧光正相杂交芯片技术对近交系小鼠遗传质量监测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基于芯片的双色荧光正相杂交检测SNP技术,进行芯片杂交动力学研究,考察信号值(Cy3,Cy5)和ratio值(Cy5/Cy3)与PCR产物点样浓度、PCR产物长度和荧光标记探针长度之间的关系,研究PCR产物点样浓度、PCR产物长度和荧光标记探针长度对SNP分型的影响。结果采用正反标记实验后,Ratio值随着PCR产物点样浓度的增加呈稳定趋势;PCR双链产物长度对信号值影响比较大,点样时其长度不宜太长,最好不超过450 bp;随荧光标记探针长度的增加,基因分型能力明显下降,长度为15 bp最佳,长度超过20 bp时,已基本没有区分能力。结论PCR产物点样浓度、PCR产物长度和荧光标记探针长度是双色荧光正相杂交SNP分型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采取适当的PCR产物点样浓度、PCR产物长度和荧光标记探针长度,并采用正反标记实验,可以取得稳定、准确的基因分型效果。为进一步进行近交系小鼠遗传质量监测的研究奠定基础。

关 键 词:单核苷酸多态性  芯片  双色荧光杂交  小鼠

Establish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Dual-Color Fluorescence and Positive Hybridization Chip Technique System in the Inbred Mouse Strains
QU Xiu-hu,KAN Guang-han,YU Chen-lin,TANG Qiu,SUN Wei,CUI Shu-fang.Establish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Dual-Color Fluorescence and Positive Hybridization Chip Technique System in the Inbred Mouse Strains[J].Chines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Medicine,2008,18(10).
Authors:QU Xiu-hu  KAN Guang-han  YU Chen-lin  TANG Qiu  SUN Wei  CUI Shu-fa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比较医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比较医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