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光动力学疗法治疗AMD后OCT检查的特征性改变
作者姓名:李秀梅  高宗银  张柳  朱远军  匡丽晖
作者单位: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南沙中心医院眼科;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
基金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基金(No.2012A011010038);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No.B2012302)
摘    要:目的:通过前瞻性观察PDT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d-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前后不同随访时间点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的特征性改变,旨在更好地反馈PDT治疗后黄斑区结构的变化过程。方法:将在本院接受PDT治疗的26例30眼湿性AMD患者纳入本研究。维速达尔用量根据厂家推荐方法计算。治疗前后均行FFA,ICG,OCT及最佳矫正视力等相关临床检查,术后随访日期为术后2wk; 1,2,3mo。傅立叶OCT扫描以标准五线结合六线扫描,覆盖病变的关键部位并保持前后扫描位置的一致性。重点观察黄斑中心凹层间厚度、外层高反射带高度、囊肿(包括视网膜下积液和视网膜内积液)的总面积。分析这些变化与随访时间的依赖关系。统计分析使用SPSS 13.0软件。结果:至治疗后3mo,PDT治疗后22眼(73%)视力提高两行以上,3眼视力无明显改变,3眼视力下降,2例患者因故失访。视力提高的22眼治疗前平均黄斑厚度为 722.5±55.6μm,治疗后2wk,平均黄斑层间厚度为708.3±45.3μm,1mo 为584.4±49.3μm,2mo为430.7±50.2μm,3mo为 180.6±36.3μm。治疗前和治疗后外层高反射带厚度分别为302.3±50.2,277.5±42.3,202.7±40.1,180.6±35.7,100.8±22.9μm,囊肿的总面积为0.34±0.12,0.25±0.07,0.10±0.05,0.08±0.04,0.05±0.01mm2。结论:AMD患者在PDT治疗后1mo黄斑区视网膜下液有显著吸收,视网膜水肿显著吸收,黄斑中心凹层间厚度、外层高反射厚度也有明显变薄倾向。

关 键 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光动力疗法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收稿时间:2014-02-12
修稿时间:2014-05-08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国际眼科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国际眼科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