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伤寒论》痞证研究概况
作者姓名:符标芳  黄家诏  闫国跃  王水金  黎昌荣  陈圣华
作者单位:1.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南宁,530001;2.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南宁,530001;3.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南宁,530001;4.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南宁,530001;5.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南宁,530001;6.广西中医学院,广西南宁,530001
摘    要:痞,其病名首见于《内经》,称为"否"、"痞"、"痞满"、"痞塞".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日:"备化之纪……其病痞."《素问·至真要大论》日:"太阳之复,厥气上逆……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否满."指出了本病胸膈满闷、心下痞塞的症状,故又称心下痞.乃无形之气结于心下,自觉胃脘部有痞闷不舒之感,可见于多种证候之中.对于痞满证治的认识源于《内经》,辨证论治奠基于仲景,在《伤寒论》中关于痞证的病因、病理变化及证候的特征都有了简要的记载.由于其病因繁异,病程缠绵,时轻时重,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应予重视.现就关于痞证的病名、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分型论治、临床治疗的相关文献做综述如下.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