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三氯苯达唑、吡喹酮治疗大鼠感染斯氏狸殖吸虫的实验研究
作者单位:;1.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昆明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3.昆明医科大学电子显微镜室
摘    要:目的观察三氯苯达唑、吡喹酮杀灭斯氏狸殖吸虫的疗效及对虫体体壁超微的结构改变。方法 15只大鼠随机分成三氯苯达唑组、吡喹酮组和对照组。经腹腔注射斯氏狸殖吸虫囊蚴感染大鼠。感染60 d后两治疗组治疗、对照组不作治疗。用药3 d后剖杀大鼠,计数虫体回收数,计算检虫率及减虫率,并与对照组比较;另外,检获虫体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三氯苯达唑组和吡喹酮组检虫率分别为(6.69±5.95)%和(22.60±8.95)%,与对照组(53.33±9.4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三氯苯达唑组和吡喹酮组减虫率分别为87.50%和5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透射电镜观察:三氯苯达唑组虫体皮层消失,基质膜破坏,肌层坏死;吡喹酮组虫体皮层受损,肌层紊乱;对照组体壁结构完整。结论三氯苯达唑杀灭斯氏狸殖吸虫效果优于吡喹酮,而且三氯苯达唑对虫体体壁造成损伤程度比吡喹酮严重。

关 键 词:三氯苯达唑  吡喹酮  斯氏狸殖吸虫  超微结构

Experimental study of triclabendazole and praziquantel on the treatment of rats with Pagumogonimus skrjabini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