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引用本文:任哲,任江南.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血清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11):1566-1568.
作者姓名:任哲  任江南
作者单位:[1]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第二人民医院内科,519060 [2]广东省中山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消化内科,519000
基金项目:2014年获珠海市科技局科研立项
摘    要: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测定90例NAFLD患者血清L-FABP的变化,同时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移酶(γ-GT));血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浆葡萄糖(FBG)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与健康对照组(n=80)进行比较.结果 NAFLD组的血清L-FABP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与NAFLD严重程度有关;NAFLD组BMI、WHR、FBG、HOMA-IR、AST、γ-GT、TG、LDL-C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HDL-C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L-FABP与BMI(r=0.7365)、WHR(r=0.6713)、FBG(r=0.6368)、HOMA-IR(r=0.6539)、AST(r=0.6640)、γ-GT(r=0.6768)、TG(r=0.7012)、LDL-C(r=0.6034)呈正相关(P<0.01),与HDL-C(r=-0.6839)呈负相关(P<0.01).结论 L-FABP可能参与NAFLD发病机制的发生与发展过程,随着对L-FABP研究和认识的深入,血清L-FABP可能成为NAFLD的临床病情观察的新指标,并为药物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关 键 词: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