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兔膝单侧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双侧韧带内本体感受器变化的实验研究
引用本文:忻慰,吴海山,赵辉,王波,周义钦,陈宜.兔膝单侧前交叉韧带损伤后双侧韧带内本体感受器变化的实验研究[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4(3):69-73.
作者姓名:忻慰  吴海山  赵辉  王波  周义钦  陈宜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征医院骨科,上海20000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071416)
摘    要: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 ACL)部分损伤后双侧ACL内本体感受器的形态及功能变化及其机制。方法使用12只新西兰大白兔造单侧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模型,4只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对照组,模型组分别于术后2、4、6个月各取4只行体感诱发电位和腘绳肌肌电图检测,之后取前交叉韧带行氯化金染色检查,评估韧带内神经组织形态及功能情况。结果损伤侧随着时间延长,其体感诱发电位和肌电图的潜伏期逐渐延长和波幅逐渐下降, ACL内本体感受器数量逐渐减少,异形的本体感受器增多、体积缩小,并出现部分结构缺失,与对侧及对照组对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侧体感诱发电位和肌电图的潜伏期与对照组对比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ACL内本体感受器数量和形态无明显变化。结论 ACL损伤后其本体感受器出现数量减少、结构异常,但是在短期内依然能发挥一定功能,随损伤时间延长其作用逐渐减弱。而对侧膝关节似乎也有本体感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仍需进一步研究。

关 键 词:前交叉韧带  本体感受器    肌电图  体感诱发电位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