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高血压患者的眼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特点
引用本文:杨瑞玲,杨时鸿,陈小清,仉玮,欧建苹. 高血压患者的眼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特点[J].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4, 0(1): 18-21
作者姓名:杨瑞玲  杨时鸿  陈小清  仉玮  欧建苹
作者单位:杨瑞玲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特检科,广东 广州,510425); 杨时鸿 (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广东 广州); 陈小清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特检科,广东 广州,510425); 仉玮 (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广东 广州); 欧建苹 (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特检科,广东 广州,510425);
摘    要:目的:采用多普勒超声技术观察高血压患者的眼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特点。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本院就诊6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5组,高血压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很高危组共122只眼及19例健康者(对照组)38只眼,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5组受检者的眼球后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 CRA)、睫状后动脉( SPCA))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各组患者眼球后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 CRA)、睫状后动脉( SPCA))血流速度[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 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均数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阻力指数(RI)均数之间的差异,部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低、中、高、很高危各组之间收缩期峰值流速( PSV)的两两比较,舒张末期流速(EDV)的两两比较,阻力指数(RI)的两两比较,均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的改变在高血压初期是比较敏感的指标。

关 键 词:原发性高血压病  视网膜中央动脉  睫状后动脉  血流动力学

Retrobulbar arterial hemodynamic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Affiliation:YANG Ruiling[1] YANG Shihong[2] CHEN Xiaoqing[1] JI Wei[3] OU Jianping[1]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