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发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引用本文:周建平,顾振,马瑞,韩群颖.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后神经发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J].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3,17(5):600-600.
作者姓名:周建平  顾振  马瑞  韩群颖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 江苏210029 (周建平,顾振,马瑞),南京医科大学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系 江苏210029(韩群颖)
摘    要:目的:观察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后侧脑室室管膜下层和齿状回颗粒下层神经发生及相关区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方法:通过大脑中动脉阻断法(MCAC))建立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用5-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DNA合成期(S期)细胞;用HE染色观察缺血后神经元坏死情况,免疫组化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60min后不同时间侧脑室室管膜下层、齿状回颗粒下层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脑缺血后不同时间在有神经发生区域的bFGF表达情况。结果:①在缺血侧,缺血后4d,SVZ的BrdU标记的阳性细胞明显增加,7d时达到峰值,缺血对侧SVZ也有增加,但增加幅度稍小,10d时达到峰值,峰值过后,两侧的阳性细胞量均有下降;②缺血后bFGF在各脑区均有增加表达。在SVZ,缺血侧在缺血后12h即开始增加表达,24h达到峰值,随后下降。在海马CA2区,缺血侧缺血后5d有表达显著增加,8d时达到峰值,随后下降。结论: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促进了SVZ的神经发生。这种反应与bFGF等生长因子的表达增加导致内环境的变化有关。

关 键 词:大鼠  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  神经发生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大脑中动脉阻断法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