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体内干扰素变化的临床意义 |
| |
作者姓名: | 赵红 刘新钰 等 |
| |
作者单位: | [1]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第二医院传染科,江苏南京210003 [2]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第二医院肝病研究室,江苏南 |
| |
摘 要: | 目的: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患者体内干扰素(IFN)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CPE)检测51例乙脑患者血清及脑脊液(CSF)中的IFN水平。结果:(1)急性期血清及CSF中的IFN水平均显著升高,恢复期显著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CSF中的含量高于血液,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关系密切。(2)采用IF肌肉注射治疗的患者用药后血清中IFN升高,但CSF中IFN水平未见升高,而且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与未用IFN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1)IFN参与了乙型脑炎的发病过程。(2)IFN治疗并不能提高疗效,临床上不易贸然使用,需寻找其它更为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
|
关 键 词: | 流行性乙型脑炎 干扰素 抗病毒 |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