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温肾化气,利湿泻浊”理论探讨肾性贫血的辨治
引用本文:杨思齐,张婧,赵晰,王耀光.基于“温肾化气,利湿泻浊”理论探讨肾性贫血的辨治[J].天津中医药,2024,41(2):186-190.
作者姓名:杨思齐  张婧  赵晰  王耀光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 300381;国家中医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 300381
基金项目:中医药事业传承与发展:王耀光天津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883022);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王耀光传承工作室(97802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级课题(63185021)。
摘    要: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随着残存肾功能的恶化,贫血程度不断加重;严重贫血者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病机贯穿该病始终,脾肾亏虚为本,痰湿、浊毒阻络为标,主要累及脏腑为肝、脾、肾。治疗上当温补肾气与祛浊毒邪兼顾,益气补血并用,肝、脾、肾同治,补虚的同时不忘通腑利湿泻浊,以平补、轻补为主,调畅气机,补而不滞。

关 键 词:慢性肾脏病  贫血  中西医结合  理论
收稿时间:2023/11/20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天津中医药》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天津中医药》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