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肠道间质瘤影像学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吴琼,姜慧杰.肠道间质瘤影像学研究进展[J].放射学实践,2024(2):287-292.
作者姓名:吴琼  姜慧杰
作者单位:150086哈尔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
摘    要:【摘要】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发病率虽然远不及胃肠癌等,但其独特的发病机制和检出设备的不断升级使得人们对该病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术前对其进行精准的诊断及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传统影像技术可为GIST的鉴别诊断、危险度及基因突变的评估、监测随访等提供多种有意义的征象。影像功能成像(DWI、IVIM、PET及双能CT等)能对肿瘤内部成分定量评估,在GIST恶性潜能和疗效预测方面有更高价值。近年来影像组学和深度学习研究的兴起给GIST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它们的预测能力优于传统指标和影像医生主观判断,向实现GIST精准医疗前进了一大步。本文就影像学在GIST领域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关 键 词:胃肠道间质瘤    疗效评估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点击此处可从《放射学实践》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放射学实践》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