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后路钉棒固定不植骨与植骨融合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疗效比较
引用本文:张 建,王 清,李广州,钟德君,王高举,陈润森,张 浩,张鹏鑫.后路钉棒固定不植骨与植骨融合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24(1):5-13.
作者姓名:张 建  王 清  李广州  钟德君  王高举  陈润森  张 浩  张鹏鑫
作者单位: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 646000 泸州市
基金项目:四川省医学会科研项目(S17075);泸州市人民政府-西南医科大学科技战略合作项目(No.2020LZXNYDJ40)
摘    要:目的:比较后路钉棒固定不植骨与后路钉棒固定植骨融合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颈后路钉棒内固定手术且随访2年以上的39例不稳定Hangman骨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平均随访3.2±1.9年(2~9年)。男性31例,女性8例,年龄43.1±16.1岁(13~70岁)。其中22例接受单纯后路钉棒固定术(不植骨组:A组),17例接受后路钉棒固定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植骨组:B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脊髓损伤分级,末次随访时Odom′s分级。在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颈椎侧位X线片上测量并比较两组间C2/3移位、成角和颈椎前凸角,颈椎正侧位X线片及三维CT上观察骨折愈合情况、C2/3后方关节突关节(小关节)、椎体间融合情况。结果: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A组99.3±14.2min,B组137.9±19.5min;术...

关 键 词:Hangman骨折  后路钉棒固定  不植骨  自发融合
收稿时间:2023/7/21 0:00:00
修稿时间:2023/11/20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脊柱脊髓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