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辐射致心血管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引用本文:李嵘嵘,傅春玲,高芬芳,纪春艳,安艳.辐射致心血管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0,30(4):495-497.
作者姓名:李嵘嵘  傅春玲  高芬芳  纪春艳  安艳
作者单位:1.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215123
2.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
基金项目:江苏省放射医学与防护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摘    要:在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报告中辐射致癌是放射生物学领域所关心的主要远期效应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除恶性肿瘤外,以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ICD-10)为代表的非肿瘤死亡在日本原爆幸存者、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受害者、放射治疗和放射性从业人员等几个人群中显著增加1-5]。近20年来,辐射致健康效应研究的重点之一是受照人群的非癌症危险估计。UNSCEAR 2006年报告和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103号出版物报道,1990年以来的研究显示受照射人群的非癌疾病,特别是CVD发病率和超额死亡增加,辐射作为CVD的病因已引起有关学者的高度重视6-7]。笔者从大剂量和小剂量两方面对辐射致CVD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收稿时间:2009/6/25 0:00:00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