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特征及免疫异常
引用本文:刘景院,郭利民,赵红心,董庆华,郭霞,王凌航,何忠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临床特征及免疫异常[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3,5(4):217-222.
作者姓名:刘景院  郭利民  赵红心  董庆华  郭霞  王凌航  何忠平
作者单位:北京地坛医院,北京,100011
摘    要:目的:研究SARS病人临床特征及其免疫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52例确诊SARS病人,35例1周内入院者进行联合抗病毒治疗,17例在院外接受过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组1周以上者为对照,探索SARS治疗方法。检测病人不同阶段T淋巴细胞亚群、B细胞、NK细胞水平及血常规淋巴细胞计数,研究SARS病人免疫功能变化规律。结果:SARS病人69%具有双峰热型特点,病情演变呈阶段性,可分为四个时期:发热期、肺损伤期、免疫麻痹期、恢复期。早期以联合抗病毒治疗35例,重症3例,无1例死亡;早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者17例,重症7例,死亡7例,死亡均与严重机会感染有关。SARS病人起病初即有T细胞、B细胞、NK细胞下降,在病程8~12天降至最低,普通病人第3周恢复正常,重型死亡病例持续低下。血常规淋巴细胞计数与流式细胞仪T细胞亚群直线相关,可代替后者观察病情。结论:SARS病人主要矛盾是免疫力低下,病毒直接杀伤淋巴细胞可能是其原因。早期联合抗病毒治疗有较好疗效,不宜应用大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关 键 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细胞免疫  抗病毒治疗  糖皮质激素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