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多发性骨髓瘤相关心肌损害的临床价值 |
| |
作者姓名: | 管雪 许敏 左浩 陈果 李海艳 廖依依 高力 徐亚丽 |
| |
作者单位: |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酉阳医院功能科,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 |
| |
基金项目: | 陆军军医大学优秀人才库重点扶持对象 |
| |
摘 要: | 目的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2D-STI)技术分析左室射血分数(LVEF)保留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左心功能变化,探讨其评估早期心肌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临床确诊为MM且LVEF保留的患者72例,根据常规超声心动图测得室间隔厚度分为室间隔增厚组和室间隔非增厚组各36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39例为正常对照组。均行2D-STI检查分析二维纵向应变(LS),获取左室心内膜层、中层及心外膜层心肌整体LS(GLS-Endo、GLS-Mid、GLS-Epi)、各层分段(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LS参数,均行血清学检查获取血清脑钠肽(BNP),比较各组上述参数的差异。分析各LS参数与血清BNP的相关性;以血清BNP增高作为心肌损害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LS参数诊断心肌损害的效能;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各LS参数在观察者间及观察者内的重复性。结果 与室间隔非增厚组比较,室间隔增厚组BNP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室间隔非增厚组比较,室间隔增厚组GLS-Endo、GLS-Mid、GLS-Epi均降低;心内膜层、中层、心外膜层基底段、...
|
关 键 词: |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二维 纵向应变 多发性骨髓瘤 心肌损害 |
收稿时间: | 2022-12-22 |
修稿时间: | 2023-03-05 |
|
| 点击此处可从《临床超声医学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临床超声医学杂志》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